飯局後,客人說“你破費了”,情商高的人都這樣回答

2024-08-01 -

pexels-photo-5490773

02
拉近關係,增進感情

自古以來,家庭聚會或好友相逢,飯局都是不可或缺的情感紐帶。

請客吃飯的意義遠超越果腹,更像是一種情感的交流與深化。

《蘇軾傳》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。

有一次,蘇軾和史學大家劉貢父聊天時,回憶起自己曾經備考的過往:

“某與舍弟……日享三白,食之甚美,不覆信世間有八珍也”

聽聞此等佳餚之誘人,劉貢父的興致瞬間被點燃,連忙問:

“什麼是三白飯啊?”

蘇軾笑著回答:“一撮鹽,一碟生蘿蔔,一碗飯,乃三白也。”

劉貢父得知自己被調侃,尷尬地笑了笑。

過了一段時間,劉貢父發請帖邀請蘇軾到他家中赴宴,請他品嚐皛(xiǎo)飯。

蘇軾頗愛研究美食,便欣然應了下來,到了之後卻發現,所謂皛飯,正是他之前提到的三白飯。

蘇軾忍著吃完這頓飯,又邀請劉貢父明日到自己家中品嚐毳(cuì)飯。

劉貢父知道蘇軾肯定“沒安好心”,但還是準時赴宴了。

兩人談天說地聊得十分投機,直到過了飯點,劉貢父忍不住問毳(cuì)飯在哪,蘇軾大笑一聲,說:

“鹽也毛,蘿蔔也毛,飯也毛,非毳而何?”

古時候的“毛”便是沒有的意思,三白都沒有,就是“毳”飯。

劉貢父聽後並未生氣,反而捧腹大笑,因為旗鼓相當的飯局,二人成為了性情相投的好友。

直到晚年,他們仍然互相打趣,為彼此生活添樂。

一場飯局的結束,也許正是新情誼的開始。

正如主持人陳銘在主持一場節目中說道:

“飯局酒桌,時常喝著就不是酒中味了,更是情誼味。”

飯局不僅是交際的方式,更是一種維繫感情的好機會。

面對他人的客套,不僅要巧妙回應,還應該趁機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、增進感情。

在人生旅途中,我們會邂逅無數人,不必將太多人請進生命,但有些情分也是需要維護、需要經營的,飯局就是最好的媒介。

人生不過百年,到了一定年紀,別把自己活得太孤單,不妨打開心扉,嘗試走出門和老友聚聚,或是結交新的好友。

喝不了酒就喝茶,不愛喧囂便尋靜。

三兩好友彼此傾訴日常、互相鼓勵支援,任何時候都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。

03
互相搭橋,彼此成就

年歲漸長,那些在社交場合得心應手的人,會愈發理解:

社交的本質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上的,而不是單方面的挑選或恭維。

正如一句老話所說:“弱者互踩,寸步難行,強者互幫,渡人渡己。”

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,弱者往往相互設限,彼此拖累,最終雙雙陷入困境;

而格局大的人,則會彼此感恩、相互搭台,共同邁向更寬廣的道路,渡人渡己。

李白遊歷至並州之地時,一次飯局,他偶然結識了尚未成名的年輕將領郭子儀。

他獨具慧眼,對郭子儀讚不絕口,深信其乃世間罕見之奇才,未來定能大放異彩。

當時,郭子儀觸犯刑法,命懸一線,李白不惜花費重金,並親自出面斡旋,最終成功為郭子儀化解了這場生死劫難。

多年後,立下赫赫戰功的郭子儀一路高昇,被封為汾陽王,李白恰巧在郭子儀的封地汾州暫住了一段時間。

郭子儀得知李白喜好飲酒,便時常在自家酒坊設家宴款待他,兩人頻繁往來,彼此間的情誼也日益加深。

後來,李白因寫過的詩篇牽涉重案,論罪當誅。

在李白遭遇危難之際,郭子儀挺身而出,向皇上懇切求情,甚至甘願捨棄自己的官位與爵祿,只為保全李白的性命。

皇上看在郭子儀的面子上,免除了李白的死罪,最終李白僅被判處流放。

自此,兩人成為一生的摯友,他們的故事也流傳開來,成為千古美談。

人這一生,在遇難時能伸出援手的沒有幾個,陷入低谷時不離不棄的更是少之又少。

一輩子最珍貴的際遇,莫過於遇見一個和你相互成就的貴人。

畢竟人才需遇伯樂賞識,才可盡顯其能;困境之中得貴人相助,方能在荊棘叢中重獲新生。

而生命中的貴人,或許並非是朝夕相處的家人或親密無間的好友。

而是社交場合上,那些慧眼識珠,珍視你的才華,並出言點撥、竭力提攜你的重要人物。

誠然,一場飯局不足以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,但可以成為有心之人互相搭橋的契機。

相遇即是緣分,把握時機,珍惜生命中出現的每個貴人。

心懷感恩,積極回饋,我助你擺脫困境,你為我點亮前行之路。

pexels-photo-3796810

心理學家阿德勒曾說:“人的一切煩惱,皆源於人際關係。”

修好人情世故,是每個人終其一生都需要研究的課題。

但天道忌盈,人道忌全,永遠不要為無謂的人情所累,讓“人情世故”耗盡了“幸福指數”。

認清他人,把真心留給值得的人;

認清自己,保留真實的自我;
如此,方能不負此生。

Advertisements
回首頁

2/2

- END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