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的7大準則,如果能做到2個就很厲害啦!~

2023-01-06 - 有一點甜啦

萬事萬物的運作方式,都是相互聯繫的,包括飲食方式、運動方式、睡眠方式、思考方式,還有生活方式,都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。
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之間,都有著複雜的聯繫。
醫學教授約翰·瑞迪認為,疾病不是源於人身體結構上的不足或缺陷,而是源於生活方式帶來的自我損傷。

因此,健康不是某一個習慣的改變,而要遵循「進化教會我們的健康準則」:

準則1:低碳水、多樣化飲食
碳水化合物構成了今天人類多數營養的80%,大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,也帶來了許多疾病的高發病率,比如高血壓、高血糖、肥胖等等。
人類進化過程中,攝入的大部分碳水化合物都是以纖維基質為基礎的複合物,也就是小麥、玉米等食物。
這種食物的消化需要花費一定時間,身體調節葡萄糖的含量,也需要時間。
而如今,人們攝入的許多碳水化合物都是以簡單的形式存在的,其中大部分是葡萄糖,有時甚至直接溶解在水裡,比如各種飲料,這種做法完全繞過了消化系統進行均化作用的過程。

Advertisements

準則2:運動改造大腦
缺乏身體活動,是至少20種慢性病的潛在危險因素,而且還會讓人變得更加愚鈍。
因此,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最可靠途徑,體育鍛煉的關鍵不在減重,而在健康。
值得注意的是,無論選擇做什麼運動來保持健康,只有你認為它有趣,才能算是合理的。

Advertisements

準則3:保證充足的睡眠
每個人每天都需要8.5小時的睡眠,但是現代人能睡夠8小時就已經很好。
如果睡眠不足,除了疲勞無法消除之外,人還會變得肥胖、虛弱、愚鈍。
作者認為,影響睡眠品質的因素中,最重要的是環境的安全感。
無論是夜晚的長眠,還是白天的小睡,只有在安全的環境里,人才會得到真正的休息。
同時,白天曬太陽和晚上關燈睡覺同樣重要,這能夠讓身體的晝夜節律與地球的節律保持一致。

準則4:注意和感知當下
人永遠都處在快速流動的資訊流中,狩獵採集者要隨時識別身邊的威脅或機會,尋找前方有獵物的線索。
今天的人類也要隨時發現身邊的危險,或者留意到一位重要的人剛剛走進門,這都取決於我們能否從資訊流中挑選有用資訊

Advertisements

準則5:在自然中尋找我們的天性
人類對大自然,有與生俱來的依戀。
研究顯示,當受試者身處花園環境中時,皮質醇水準會下降; 在有植物擺放的室內環境中,受試者的壓力會更小; 注視小溪、山谷、河流、梯田、水域、果園和農場,也會對受試者起到治療效果。
只要置身於大自然中,就會增強人對疾病的抵抗力,因此,實現健康和營養的槓桿就是與自然接觸。

準則6:與他人連接才能贏得幸福
人是合作的產物,我們與他們合作並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是原始的、基本的,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石。
一個人的幸福,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牢固與否。
一個團隊合作和凝聚的程度有多高,它的生存的優勢就有多大。

準則7:保持適度的壓力
面臨威脅時,身體會採取自己的應對方式。
比如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,能為戰鬥或逃跑提供額外的能量;
消化系統會暫時停工,以節約能量;
面部肌肉收縮,從而做出兇狠的憤怒表情;
咽部緊縮,以便緊急呼救......
一旦威脅消失,這些反應又會消失,人重新放鬆下來。
這種時而興奮、時而放鬆的循環過程,是人類能夠成功應對自然界危險的基礎。
生活中偶爾面對壓力、應對挑戰,對維持機體“內穩定狀態”的一種鍛煉。

人是造物的傑作,我們天生就會優雅地運動,天生就喜歡新奇和豐富多彩的生活,天生就渴望擁有廣闊的空間,天生就會愛別人,最重要的是,人還有自愈力,身體能夠自我修復。
維持健康最好的方式,就是激活這些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。
與大自然相處,找到讓自己興趣盎然的運動方式,好好吃飯,認真睡覺。
健康,就會不請自來。


參考來源: 智博天下

Advertisements

- END -

父母和兒女之間,保持一碗粥的距離......

在男女異性之間,似乎擁有著......

我們小時候,沒有高樓大廈,住著平房瓦屋......

百病生於氣!心情不好......

健康,是維持生命的保障......

福,眷顧誰?有些人普通......

在乎你,風吹草動,他都當成大事......

餘生,做一個沉穩、不問世事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