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壽的5個微條件,第1條很多人做反了,第5條對長壽最有益

2023-01-12 - 來源:新老人|老年之聲

長壽,是古今人們一直都在追求的東西。 大家總是希望自己能更長壽些。 那麼,如何才能更長壽呢? 這5個微條件每個人都該看看。

一、微胖

衡量人體胖瘦,國際上通用一項指標——體質指數(BMI)。 BMI=體重(千克)÷身高(米)的平方。

刊登在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》上的一項研究發現:「中國、日本、韓國等東亞人群將BMI控制在22.6至27.4,死亡風險最低,而高於或低於這一範圍的人,死於癌症、心腦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的風險都將增加。 」

國外一項針對600萬人、長達40年的調查也發現:「超過標準體重10%至15%的人壽命最長,死亡率最低。 」

此外,微胖的優勢,在中老年群體中更為突出。

相關研究顯示,與偏瘦的人相比,40歲時體重稍微超重的人壽命更長,能多活6至7年。

其原因在於,皮下脂肪稍多利於儲存能量、抵抗寒冷、提高免疫力、保護重要器官,從而延緩衰老。

生活中,很多老人由於害怕患上慢性病或加重病情,很多食物都不敢吃,一味控制攝入量,結果往往適得其反,導致能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,帶來缺鐵性貧血、免疫力下降、疾病易感性增加等風險。

二、微涼

溫度和健康的關係密切,尤其是室溫和飲食溫度。

研究表明,最佳環境溫度是18°C至20°C,此時人體感覺微微發涼,但機體免疫力能得到最大發揮,抗病能力更強,睡眠品質更高。

比如著名的長壽鄉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,那裡的年平均氣溫就在20°C左右。

Advertisements

但要提醒的是,人們不要過多利用外界手段干預室溫,忽視自身的體溫調節系統。

比如冬天室溫設置過高,甚至能穿短袖、吃冰棍; 夏天溫度調得過低,晚上睡覺要蓋棉被等。 冬天室溫以16°C至20°C為宜,夏天控制在24°C至26°C。

此外,飲食也講究低溫。

一方面,烹調方式上,應以涼拌、蒸、煮等低溫烹調為主,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營養; 煎炒、油炸等高溫烹調,不僅會造成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大量損失,還可能生成致癌物。

另一方面,食物應在保溫、微涼狀態下食用,長期吃燙食,可能燙傷食道黏膜,誘發食道癌。

三、微餓

長期堅持吃到七分飽,不僅可以保證營養攝入,還利於控制體重、保持頭腦清醒。 但對很多人來說,保持七分飽狀態越來越難。

七分飽是一種似飽非飽、對食物意猶未盡的微餓感。

胃裡沒覺得滿,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,進食速度變慢,但還是習慣性地想吃,可如果把食物撤走,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。

通常來說,在吃飯時間相對規律、固定的條件下,這頓吃了七分飽,在下一餐之前不會有明顯的饑餓感,否則就說明沒吃到七分,可以再加點飯量。

四、微汗

運動中出汗多少,常被人們用作評判運動效果的標準。

但對有些人來說,大汗淋漓並非最佳運動狀態,可能導致虛脫、跌傷,誘發氣喘、胸悶、腹痛等。

因此,應遵循適度原則,以微微出汗、稍感疲憊、渾身舒暢為宜。

堅持每天至少在戶外活動30分鐘,最好1小時;

Advertisements

運動最高心率控制在「170減去自身年齡」的範圍之內;

散步、游泳、打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;

清晨不是最佳鍛煉時間,世界衛生組織推薦,上午9點—10點,下午16點—20點適宜鍛煉。

五、微愚

長壽離不開樂觀豁達的心態,而豁達的心態又來源於淡泊名利、難得糊塗的處世哲學。

就像一位百歲老人所說:「不圖名、不圖利、不著急、不生氣,就能活個大年紀。 」

反之,斤斤計較、凡事較真的人,往往會因內心氣憤、抑鬱誘發多種疾病,如高血壓、胃潰瘍、神經衰弱等,最終賠上健康。

長壽必先養心。

生活中糊塗一點、瀟灑一點,拿得起放得下,學會微愚和自嘲,才是人生大智慧。

多交朋友、培養愛好、勤於閱讀、多加運動,都有利於人們的心理健康。

Advertisements

- END -

樹,結疤的地方堅硬無比......

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,說長不長,說短也不短......

未來的路很長,要學會一個人走......

我們的一生中,會遇見無數的人......

心念決定命運,心態決定遭遇......

日常生活中,每天都要和很多人......

異性之間關係再好,一過中年......

對於經常在外面吃早點的人來說......